Day3 (5/14) 兵庫縣明石海峽大橋-舞子海上散步道-北野異人館-風見雞館
  


    明石海峽大橋(簡稱珍珠橋[Pearl-Bridge] ) ,明石海峽大橋於19984月正式開通,長達3911米,中央支柱間隔長度:1,991公尺,主塔高度:297公尺,乃是世界吊橋之最。世界最強級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也未能將其震撼,可充分耐受嚴峻的自然條件。它的存在使從大阪、神戶開車到四國地區的交通越來越方便。夜間,全橋被華麗綵燈環繞,彷彿絢爛珠鍊橫跨海灣,由此而得到了珍珠橋之美名。在這通往夢幻之橋附近,開闢了眾多的觀光設施,因而成為受人歡迎的觀光聖地。



業一部代表四美當然不容錯過這世界第一吊橋了,希望我部的業績也能達到UTC第一 哈哈


還有這張裝口愛版~~大清早就來看這美景吹著微涼海風真是心曠神怡~~


原本是要參觀橋的科學館順便體驗風洞試驗,因為週一休館之故才有機會走到明石大橋橋面下的舞子散步道感受著同車子高速通過橋面與橋身合而為一的振動,深深憾動人心.眼前看著的是海面上行駛而過的船隻,及隱約可見的淡路島及回首可望見市區全景與下面一片綠意的舞子公園及孫文記念館(移情閣),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交通發達及積極發展觀光的企圖心.




明石海峽大橋於19984月正式開通,長達3911米,中央支柱間隔長度:1,991公尺,主塔高度:297公尺,乃是世界吊橋之最。


被瀨戶內海隔開了的本州和四國己由1988年(昭和63年)開通的"瀨戶大橋"及1998年(平成10年)開通的"明石海峽大橋"和1999年(平成11年)開通的"西馬那米"海道等三條本州四國聯絡橋連在一起了.  本州四國聯絡橋是通過各種術技開發和創造,克服了風' 地震' 潮流和複雜的海底地形等自然困難以及海峽上航行的船舶' 漁船來來往往擁擠不堪等建設困難,從調查評估設計開始起歷經40年歲月,建造了10年,才完成此世界第一吊橋.   




    我正站在明石海峽大橋的正下方,後面則是淡路島,可惜行程沒安排鳴門聽潮.


淡路島位於兵庫縣南部、神戶內海的東部,是日本第三大島,在神戶內海屬第一大島。島東是大阪灣,西臨播磨灘,北側的明石海峽和西南的鳴門海峽相夾,沿岸一帶屬神戶內海國立公園。鳴門最值得一看的是渦流。渦流是海峽兩側的瀨戶內海和紀伊水道潮漲潮落時,兩個水域之間因會而產生11.5 米水位落差,從而導致高水位一側的潮水快速灌進海峽而引起的現象。春天到秋天的大潮時節,會產生時速達 20 公里以上,直徑超過 20 米的巨大漩渦。從觀潮船和鳴門公園內的千疊敷瞭望台以及艾斯喀希盧鳴門等瞭望臺上,可以觀賞轟鳴旋轉的渦流和奔騰而瀉的潮水。     
    


舞子散步道作為世界第一吊橋"明石海峽大橋"神戶一側的附架設施與大橋同期施工,並於1998年4月5日建成開通. 是一條突入明石海峽,距海面高約47米,距陸地約150米,全長317米的環遊式散步道.    散步道入口1樓備有簡明易懂地介紹明石海峽大橋的資料和DVD系統,8樓的展望休息室則設有能夠在明石海峽大橋主塔約300高號體驗登高心情的攝影機系統,在這裡能欣賞著美麗的明石海峽悠閒小憩,除了令遊人心曠神怡之外,還可試試海上47米的橋木橋(左下圖),深刻體驗行走在明石海峽上的驚險與刺激.


   


明石大橋傍舞子海上公園遊步道.約150公尺長.站在橋的主塔離海面297公尺高.踏在玻璃的腳下即是海絕對讓你驚嘆不已,前往搭乘電梯登上舞子海上迴遊展望廣場,穿過透明的圓形通道,可看大橋複雜的結構,用展望大聽裡的高倍望遠鏡,可以看的更遠。  



  兵庫縣立舞子公園   http://www.hyogo-park.or.jp/



在橋上的策道這面可以看到下面舞子公園裡的孫文記念館(移情閣),可惜時間有限沒能去瞧瞧.


移情閣是日本唯一為記念中國革命家' 政治家' 思想家--孫文而建立的博物館,設立於1984年11月.該建築的前身原是活躍在神戶的中國實業家吳錦堂(1855-1926)的"松海別墅" ,1915年春,在該別墅東側建成八角三層的樓閣"移情閣"因其外觀似六角形,故被稱作"舞子的六角堂",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愛.  孫文與"松海別墅"的淵源緣於1913年3月14日,當時他來到神戶,居住在神戶的中國人中的金融界有志者紂這裡作為會場,為其舉行了歡迎午餐宴會.   後於1982年9月,兵庫縣接受管理"移情閣"的神戶華僑總會的捐贈,接管該建築,對其進行了改修,並於1984年在孫文的生辰之日11月12日,將這裡作為"孫文記念館"對外進行開放.後於1993年12月指定為"兵庫縣指定重要有形文化財產" .1994年3月,隨著明石海峽的開工建設,該館拆遷至西南方向200米處的現址,於2001年11月,移情閣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 




海上47mの丸木橋 丸木橋から47m下の明石海峽は迫力滿點!! ....真的會走到腳底發麻...


大夥假裝勇敢...留下這張紀念...二十年後再來認領這是誰家的腳吧!!  刺激指數到"5"  




特殊的各項設計與結構,尤其這圓形的長步道,也是我們愛現愛玩鬧的舞台...呵呵,見笑了


看倌們的出來嗎?   We Love Your....世界和平哦


頂天立地,無畏無懼....手太短了點.



橋的科學館以在本州四國聯絡橋中堪稱是世界第一的明石海峽大橋為主體,集本州四國聯絡橋建設中所使用的世界最高水準的架橋術技於一堂.可以在此淺顯易懂的瞭解架橋技術的科學博物館.(週一休館未入)



<23>北野物語館(喫茶的地方) ,這裡是登錄有形文化財哦. 與<4>北野美術館,一樣是有形文化財.


北野一帶 [Kitano-Area] 位於神戶市中心北方高地的北野町,是19世紀後期來到神戶的外國人們(統稱為異人),懷念遠離的祖國而修建了歐式住宅的地區。這些住宅以「異人館 [Ijinkan]」之稱而以外國人住宅出名,至今成為國家指定的重要傳統建築群保存地區。有些現存的住宅做為美術館而對外開放。如今,還有時髦的服飾店和世界各地的餐廳櫛比鱗次,與充滿異國風情的古老街區共同營造出神戶的魅力。



北野異人館中首推最出名的就是位在北野町廣場附近的<1>風見鶏の館 & <2>萌黃の館  (這二家都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產),因為時間也有限而且巷道遊覽車不能進入停在<21>北野工房停車場、用散步方式跟著導遊走到風見雞館而以.(真的是遠遠的就看到這隻隨風而動的公雞哦,這是棟德國貿易商的舊邸,很搶眼的紅色建築) ,所以也無緣仔細品味北野異人館的幾棟特色建築.



風見雞館是曾居住在神戶的德國貿易商人哥特弗裡德.拖馬斯(G.Thomas)的私宅而建成的.在北野.山本地區現存的異人館中,此館是唯一的一座磚瓦外牆建築.其色彩鮮明的磚瓦色調,石砌的正門門廊,二樓部份的半木架結構等,充分顯現出其具有著與其他異人館不同的穩重氣氛.此外,豎立在尖塔上的雞形風標(風見雞)更廣為人知.如今,它己經成為野町必不可少的一個象徵.   風見雞正如其名所示,具有著辨別風向作用,而又由於雄雞具有著很強的警戒心,因此風見雞還擁有著避邪除魔的含意,據說在基督教的勢力發展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住所



神戶市中央區北野町3-13-3



TEL



078-242-3223



FAX





URL





ジャンル



伝統的建造物(公開)



入館料



大人 ¥300-












營業時間



4月~11月 9:00~18:00
12月~3月 9:00~17:00



定休日



6・9・12・3月の第1火曜日
(休館日が祝日に當たる場合は翌日)



 風見鶏の館的門口




這是在風見雞館隔壁的北野天滿神社.


~~  待續   未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ey&威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